研学旅行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科学兴趣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发展而来,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据国洲文化成都拓展公司的陈老师介绍,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研学旅行早就成为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方式。 自2013年以来,**以及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陆续出台文件支持研学旅行: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教育部2017年11月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研学旅行作为对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包括诸如成都红色拓展培训、成都野外生存训练等在内的“*二课堂”, 在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也因此受到大中小城市居民越来越多的重视。 每年的寒暑假,是孩子们开展素质拓展教育的高峰期。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家庭中,有32%孩子去国外游学过,**过一半的家庭,让孩子出国游学一次的预算和开销在2万元以上,有24%甚至达到3万元以上。出国游学的热门目的地,可以选择是美国,占14%;其次是日本、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 对于广大的工薪人员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么,花这么大的代价出国游学究竟值不值呢? 国洲文化注意到,40%的家长对此明确表示不值得。另外60%持认同观点的家长则认为,游学可以长见识、开眼界,这部分人群占50%,其次,还有10%的家庭计划将来送孩子出国留学,因此才会选择提前让孩子出去看看。 与此相对应的,有45%的家长表示送孩子出国游学并非自愿。有36%的家长认为出国游学十天半个月,孩子学不到什么东西,尤其是小学生。一方面,因为年纪太小,对自己当地的文化都没有什么认识,甚至连要去的地方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不知道,指望这样的游学能学到什么真的不怎么现实。另一方面,口语,尤其语感是要长期培养的,十天半个月就能提升口语水平,显然有点不切实际。 不过,也有32%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游学过程中是有长进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生活独立能力都有所提高;还有32%的家长则表示,孩子增长了地理、人文方面的见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这么早出国游学,表面上拓宽视野,其实多是虚荣心作祟,这*形成攀比心理。等孩子长大了,有的是机会做交流生,而且印象会更深刻。 所以,建议小学阶段还是安静读书更好,出国游学更适合初中以上的孩子。 因此,家长们应当保持理智,客观看待出国游学,不要盲目随大流。 至于低龄段的孩子,父母大可以自己带出去旅游。 国洲文化成都拓展培训认为,游学要量力而为、量才而行,家庭的经济情况、孩子的意愿兴趣、游学的内容及所能起到的教育意义,都需要家长们做全面的斟酌,不盲从,也不急功近利。 古人云:读书万卷,行路万里。中国幅员辽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主题类游学并不是难题。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行走中进行素质拓展培训,可作为日后走出**的前期准备。 就国州文化而言,在十多年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完善了多条不同主题的国内游学路线。其中,以航天主题的成都亲子游、成都夏令营及研学旅行在西南地区优势明显;以大邑全功能性拓展培训基地为支撑,设计完善了包括传统农耕体验、新农村建设、大中小学生的成都军事拓展等十余套教育课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责编:成都拓展公司)